- May 14 Tue 2013 21:17
電影《尋找甜秘客(Searching for Sugar Man)》
- Apr 26 Fri 2013 16:49
牆角裡的春天---Recuerdos de la Alhambra (阿罕布拉宮的回憶)
- Apr 17 Wed 2013 18:58
托爾斯泰綠---柴可夫斯基<船歌>
李希特(Richter)---柴可夫斯基<船歌>(Tchaikovsky---The Seasons, June)
首爾歷史博物館---托爾斯泰特展海報
1995年的初春,首爾歷史博物館展<托爾斯泰特展>,
我隻身一人走進那亮著黃橙橙的如黑洞一樣的展廳裡,
望著托爾斯特生前戴過的帽子、太太補過的襪子以及一些使用過的物品等,
轉個彎,放映著俄國版電影《戰爭與和平》,想起奧黛麗赫本與亨利方達,
然後浸於留有修改痕跡的稿子,雖然一個字也看不懂。
那天展廳裡除了兩個工作人員外,只有我與一兩個參觀者。
我來來回回的排迴於托爾斯泰的世界裡,
像是驚慌的小孩,衝跑進黃橙橙的黑洞裡,
被一位高大魁武的巨人緊緊地抱住。
走出博物館,陽光照耀,
發現這冬天灰暗的城市綠意盎然。
- Mar 29 Fri 2013 23:09
20年後的重逢---La Vie en Rose(玫瑰人生)
- Mar 22 Fri 2013 23:19
電影<愛慕>---舒伯特Op. 90 No.3
電影《愛慕》(攝於真善美戲院)
我們邁進了中年,離年老還有一段距離,但是死亡卻越來越接近我們身邊的長者,
於是我們聞到了死亡的味道。但是現代醫學發達,死亡因為先進的醫學儀器,
讓死亡變得更加沉重,更考驗了面臨死亡的人與其家屬。
包括電影《愛慕》,探討這類型的電影不少,而且這種類型的電影很容易煽情,
音樂更是煽情不可缺少的元素,但是電影《愛慕》最特別的是,
將主角設定為年老的音樂教師,卻不太使用電影配樂,就算使用也短暫、戛然而止。
這部片子簡直就如默片,不!應該比默片還要不見感情。
它將電影裡所有的情緒幾乎都淡化,淡化到就像風起風落,
好像不帶有一絲一分的感情,遙望著大自然裡的一個生命結束。
為什麼導演將主角設定為音樂教師,卻不使用電影配樂?
- Mar 21 Thu 2013 10:03
2013年春天的花朵依舊在我們心中綻開---Gino Vannelli《Parole Per Mio Padre》
- Mar 01 Fri 2013 11:04
晨曦裡的琴---estlife<You Raise Me Up>
- Feb 16 Sat 2013 20:22
2013年過年嘉義行---阿甘正傳
- Feb 14 Thu 2013 11:30
思念時吹聲口哨吧---盧皆興<風之歌>
- Feb 07 Thu 2013 18:34
團圓---林俊逸<如果沒有妳>